<nav id="xtrvp"><center id="xtrvp"></center></nav>
      <em id="xtrvp"><strike id="xtrvp"><u id="xtrvp"></u></strike></em>

    1. <th id="xtrvp"></th>

    2. 中國茶葉拍賣交易服務有限公司  登錄  |  注冊我的帳戶  |   購物車有 0 件商品  |  聯系我們
      你的位置: 首頁>> 茶事新聞

      兩岸烏龍茶首次統一茶葉評審標準 用于12月兩岸斗茶比賽

      發布:2012-09-17 12:39:15 |  作者: 管理員 |   來源:本網 |  查看:386

       

      在廈門晚報牽頭組織下,兩岸烏龍茶評審標準研討會昨日在臺灣嘉義舉行,來自大陸和臺灣的茶葉專家聚首,共同制定出兩岸烏龍茶評審標準。據悉,這是兩岸首個茶葉評審標準。該標準將首次用在12月舉行的兩岸斗茶比賽中。

      首個茶葉評審標準包括茶葉質量安全標準、審評原則、審評因素權重、審評方法、評分標準和評分規則等。評審標準規定,凡參加評比的比賽茶,均要符合大陸和臺灣相關農殘標準等規定。評審依照外觀、湯色、香氣、滋味等因素進行評定,并依據茶類有所側重。

      據了解,目前兩岸茶葉評審標準和規則有一定的差異。兩岸雖然都是按照外形、湯色、香氣和滋味等進行評判,但各項目所占權重不同。臺灣大學教授、茶葉專家楊盛勛介紹,臺灣青心烏龍茶等評比,外形所占比重達30%至40%,而大陸賽茶,外形僅占20%甚至更低。評比規則也有差別,臺灣用評鑒杯審評,采用淘汰法;大陸烏龍茶用蓋碗沖泡,用計分法評定等級。

      昨日的研討會上,由兩岸專家組成的“評審委員會”主要統一了兩個標準:一是評審標準,二是比賽規則。研討會結束時,評審委員會專家用青心烏龍茶、清香型鐵觀音、青心烏龍紅茶、金萱紅茶等茶樣進行了評審“預演”,初步證明審評標準可行。

      臺灣茶業改良場制茶課研究員兼課長、臺灣大學農學博士陳國任表示,兩岸烏龍茶評審標準可以求同存異,有所側重。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鄭國建表示,烏龍茶源于福建,并向廣東、臺灣傳播發展。隨著茶葉市場的融合,茶葉質量和等級標準的差異也給消費者帶來困惑。隨著兩岸茶產業的共同發展,評審方法和評審規則會越來越接近。標準的統一有利于促進茶葉品質提升,推動兩岸茶產業的共同發展。

      兩岸斗茶組委會主任、廈門日報社副社長譚邦君表示,兩岸茶葉市場日益融合,給兩岸烏龍茶品質的評定帶來新課題。兩岸烏龍茶評審標準在首屆兩岸茶王爭霸賽基礎上推進,是兩岸茶產業又一里程碑的進步。

      相關導讀
      ?
     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

      <nav id="xtrvp"><center id="xtrvp"></center></nav>
        <em id="xtrvp"><strike id="xtrvp"><u id="xtrvp"></u></strike></em>

      1. <th id="xtrvp"></th>